中国教师资格网首页 > 教师资格 > 考试动态 > 正文

《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教学设计

点击数:339 发布时间:2025-09-01 收藏本页

阅读正文

《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教学设计

1、教学目的

【常识与技能】

知道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结构特征,并可以从画面内容、艺术特点、表达情感等方面剖析《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这幅浮雕作品。

【过程与办法】

通过赏析、合作讨论、解说等方法,认识雕塑的的不相同种类型,提升察看剖析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领会革命先烈的斗争精神,了解目前的幸福生活得之不易,愈加珍惜热爱生活。

2、教学重难题

【教学重点】

可以对《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这幅浮雕作品进行简短评述,表达感受和见解。

【教学难题】

可以从历史背景方面领会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有什么区别。

3、教学过程

环节1、故事导入

教师边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各角度图片边解说修建纪念碑的历史背景,提问:人民英雄纪念碑表达了一种什么情感?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八幅浮雕中最大的一幅,由此引出课题。

环节2、讲授新课

教师PPt展示《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提问:结合历史背景,说说这幅作品的画面内容是什么?

学生回答:号兵吹起冲锋号;指挥员右手高举,连连向高空发射信号弹,已登上敌岸的战士,踏着反动派的旗帜,向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老巢南京城冲去。

教师追问:这幅作品使用了何种构图方法?它的这种雕刻办法对主题表达有哪些样有哪些用途?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作品中人物多而不乱,布局非常有次序和步伐感,海量的人物表现统一中有变化,能在有限的空间内表现出千军万马的宏大场面,十分生动地表现了中国革命中的要紧画面。

教师组织学生解说这幅作品的创作背景,提示这幅作品为第二稿,第一稿画的是战士头戴美式钢盔冲锋的场景,第二稿将战士们改为头戴布军帽。下面教师安排四人一组进行讨论,讨论的问题是:为何作品不根据历史真实来进行创作?如此修改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学生讨论并回答:战士头戴美式钢盔冲锋的场景虽然真实地反映了渡江战斗的情形,但群众对解放军的常见印象是头戴布军帽。生活真实是现实日常的真实状况,是纯客观的,是艺术描写的对象;而艺术真实是经过作家,艺术家主体意识渗透的真实形象,是主客观的统一。

环节3、布置学习活动与进行训练

展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其他作品,让学生从画面内容、艺术特点、表达情感等方面进行剖析,然后找同学进行点评。教师从语言表述的明确度、专业术语的运用等几方面进行评价。

环节4、拓展提升

教师拓展示实主义雕塑,这种形式被俄罗斯和中国完整地吸收,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雕塑里,就运用了这种雕塑手法,表达出对现实世界的真诚关注,对人类存活处境和生活命的热烈关切与同情。

引导学生课下搜集更多关于现实主义雕塑的作品,选择自己有兴趣的一幅进行赏析,并将我们的怎么看以书面形式表现出来。

4、板书设计

《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教学设计

有关推荐:《木版画》教学设计

上一篇: 下一篇:初中语文《泊秦淮》教学设计

中国教师网,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官网,为您提供2025年教师资格证报名入口,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教师资格证报考条件,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与科目,教师资格证面试时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教师资格证成绩查询服务。

Copyright(c)2018-2025 中国教师资格网(https://www.dzryhb.com/)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127099号

中国教师资格网(https://www.dzryhb.com/) 版权所有